清华大学学生科协
自动化系、电子系、软件学院、计算机系学生科协
赛事主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挑战赛(全校本科生编程类赛事)由清华大学多项重要编程类赛事联合而成,在人工智能校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该赛事由清华大学学生科协主导组织,多个院系学生科协共同主办,旨在鼓励不同水平的同学大胆创新、积极合作、认真实践,做出优秀的作品,在人工智能挑战赛这个平台中,互相交流学习、提升自我。
大赛面向有编程基础、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各年级本科生,同时希望为新生体验我校科技赛事、融入校园科创氛围、了解学生科协等提供契机。比赛选用C/C++为参赛语言,以解决指定问题或多AI对战的方式,锻炼同学的编程能力,让同学们体验编程的乐趣。
本届比赛凝聚了自动化系、电子系、软件学院、计算机系学生科协同学组成的开发团队,全力开发出了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比赛平台。比赛紧跟时代召唤,参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关要求,以环境保卫战役为背景设置主题赛道。同时基于社会形势,本届比赛设立了战“疫”为背景的特别赛道——防疫攻坚战。游戏主题丰富,游戏形式多样,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对于赛道和比赛形式的实际兴趣选择参加。
赛事规模
本届比赛,三大赛道网站合计222人次完成组队,共组建队伍100支,涉及自动化系、电子系、软件学院、计算机系、工业工程系、电子系、化学系等同学。
赛事的举办时间和流程
【开放报名】第4周(2020年3月9日)开放报名
【碧水保卫战】分别在第6周周五晚(2020年3月27日)、第7周周五晚(2020年4月3日)、第8周周一晚(2020年4月6日)、第8周周三晚(2020年4月8日)和第8周周五晚(2020年4月10日)有共计五次初赛排位(不影响晋级),第9周周五晚(2020年4月17日)进行复赛
【净土保卫战】初赛采取即时提交对战代码进行积分排名,第10周周四晚(2020年4月23日)进行复赛
【防疫攻坚战】分别在第6周周日晚(2020年3月29日)、第7周周日晚(2020年4月5日)、和第8周周日晚(2020年4月12日)有共计三次初赛排位(不影响晋级),第9周周五晚(2020年4月17日)进行复赛
【总决赛】第13周周日(2020年5月17日)决赛
曾经的赛题
原自动化系新生 C 语言竞赛(2007-2019)
2007 贪吃蛇的围剿(贪吃蛇)
2008 八皇后的争夺 (棋类)
2009 怒海争锋(弹幕)
2010 弹弹堂(泡泡堂)
2011 机器人大战(弹幕)
2012 仙境灵珠(格斗)
2013 王子复仇记(即时策略)
2014 天使羊(格斗)
2015 深蓝海战(即时策略)
2016 吞噬星空(agar)
2017 百团大战(棋类)
原电子系队式程序设计大赛
2015 队式十六:深蓝
2016 队式十七:Stellar Craft
2017 队式十八:CPClash
THUAI人工智能挑战赛
2018 A1组:多兵种塔防
A2组:“塔阵兵锋”(即时策略)
B组:数字华容道
2019 A1组:“枪林弹雨”
A2组:“狼烟四起”(即时策略)
B组:“火线救援”
作品展示
【碧水保卫战】
回合制16人对战,各个玩家通过操纵细胞,通过移动、分裂和喷吐等基本操作方式来吸收水体环境中的富营养物质或吞噬其他玩家的细胞从而使自身增长,同时抵御恶劣环境的干扰。从而获取最终比赛的胜利。
【净土保卫战】
每局游戏最多4组队伍同时参与。每个队伍最多由4人组队,需要提供控制游戏中2名玩家的2份AI代码。玩家能够进行移动、捡拾、投掷、使用物品等操作。系统会定时产生食材、道具与食物制作任务,玩家在地图中搜寻食材和道具完成特定的食物加工操作,并在任务截止时间前提交到任务提交点,即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在游戏时间内获得更多积分以获取比赛的胜利。
【防疫攻坚战】
每局游戏需要2组队伍同时参与。每队最多由3名队员组成,提交1份AI代码。玩家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疫区的治理需求。玩家需要合理摆放检测设备和使用特殊能力,检测出地图中隐藏的疫情信息,并购买地皮建造医疗设备,控制尽可能多的疫区。每控制一个疫区会得到一定的得分,控制的疫区越多,得分越高。
往届赛事的照片/记录视频
图1 “狼烟四起”界面
图2 “枪林弹雨”界面
图3 “枪林弹雨”俯视图
图4 “火线救援”界面及科展复赛展示
图5 “枪林弹雨”界面及科展复赛展示
图6 “狼烟四起”决赛展示
图7 “火线救援”决赛展示